张家口应张天然气公司最美“逆行者”燃气丈夫和医护妻子携手战‘疫’情
近期,张家口市遭遇突发新冠疫情,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当地许多家庭都整齐地“团聚”在家,应张公司却有三名员工和他们的医护人员妻子离别,他(她)们却在不同的岗位“隔空”并肩作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彰显着三个家庭的担当和力量。
应张公司线路部长袁征负责着254公里燃气管线的守护重任,自10月8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公司,应张管线是张家口能源“生命线”,主城区静默,市民居家管控,绝不能出现管道被破坏而断供的事故,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线路部长袁征在巡线一线
袁征妻子张岩是张家口市第二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护人员,10月10日张岩在接到医院支援崇礼太子城冬奥村隔离区的通知后,来不及告诉丈夫便匆匆赶赴“战场”,在去崇礼的路上,张岩才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医院抽调医护人员支援崇礼隔离区,我也不能落下!”“我理解你!一定照顾好自己。”电话那头,正在巡线路上的袁征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支持。
疫情封控期间虽然人员静默,但管道沿线上方仍有不间断的交叉施工,管道保护压力巨大,巡线道路因为疫情管控并不通畅,他与当地政府多方沟通,尽可能的保证正常巡线。对于不能通过的地区,安排高空探头加密巡检,属地巡线工徒步巡检,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保证巡线工作不出现空挡。
袁征妻子张岩在崇礼隔离区准备核酸检测工具
妻子张岩的任务是进驻崇礼太子城冬奥村隔离区进行核酸检测,处于危险的工作环境,她不慌不乱与队友紧密配合,有序完成每日核酸筛查工作。
令他们两个都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他们二人竟然能冲破时空一起逆行战疫。经开区与崇礼区80公里的距离,他们只能隔山相望。在工作闲暇之余,手机微信群视频成了袁征一家“团聚”的地方,公司值守的袁征,崇礼支援的张岩,封控在家的两个孩子和姥姥,看着视频里妻子的双手因长时间戴手套被汗水泡的肿胀,袁征心疼不已。“一定要做好防护,没有任务的时候就多休息”,在特殊时期,这对夫妻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互相关爱,守望相助。最让妻子放心不下的还是孩子,两个孩子丢在家里由姥姥照护,看着视频里两个孩子不停的在喊爸爸妈妈,两个人都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郝应龙妻子王燕燕在251医院手术室
安全部长郝应龙的妻子王燕燕是251医院手术室的护士,9月30日251医院出现初筛阳性病例,王燕燕所在的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手术室所有医生护士全部隔离在医院,目前已在医院坚守了20多天。10月7日夜晚王燕燕拨通了丈夫郝应龙的电话,“最近这段时间我依然不能回家了,一定要照顾好儿子郝杰”。话音未落,郝应龙接到应张公司办公室的电话,全体人员紧急赶赴公司参加燃气应急保供,疫情封控期间全体人员吃住在公司,提前做好准备。郝应龙放下电话来不及再跟妻子说明情况,抓紧收拾随身物品赶赴公司,孩子只能托付给孩子姥姥照看。
郝应龙检查天然气设备
郝应龙作为应张公司安全部长,对外与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对内负责公司生产安全工作,日常工作十分繁忙,经常忙碌到深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让他十分愧疚,这些他只能埋在心底。妻子王燕燕坚守在医院期间,医院领导和护士长考虑到她家里的实际情况,年迈的姥姥和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人照料,而丈夫又坚守在燃气保供一线,当问她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时,她笑着说:“确保每一位急诊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的本职工作,疫情当下,我和丈夫坚守在不同的‘阵地’,我相信这段困难的时光我们一定会挺过去的”。
朱正凯妻子魏岚正在宣化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隔离区
应张公司办公室文员朱正凯的妻子魏岚是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核酸检测一线,他们夫妻二人将刚满一周岁的孩子托付给孩子姑奶奶照顾,然后各自投身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他们每天吃住在单位但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天在工作之余用微信视频互相打气互相鼓励。疫情封控期间,公司机关近40人一天三顿吃住在公司,办公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保证大家的后勤补给,食品采购,办公室日常运行,厨房帮厨,办公室只有3位人员,朱正凯每日忙的团团转。
朱正凯出车外出购物
朱正凯的妻子巍岚响应医院号召,下沉到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为保证核酸检测不漏一人她又积极加入流动采样队伍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隔离人员家中进行采样,顶风冒雨她从未退缩,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得到群众的称赞,一天下来防护服里的汗水北风吹干好几次,身体已冻的瑟瑟发抖。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默契,在生活中他们既是互敬互爱的伴侣,在抗疫战场上他们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动人的篇章。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三对夫妻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付出,他们团结一心,心手相牵,在燃气保供,抗击疫情的不同“战场”,三对夫妻各自肩负使命,努力战斗着。(记录者:任大龙)
责任编辑:吴迪
- 上一篇:广东惠州:今宝山幼儿园老师助力疫…
- 下一篇:山西灵丘:公益记录者 抗疫献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