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河北姑娘在新疆 只要人民需要我 必将全力以赴
近日,凌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实验室内灯火通明,加样、点样、扩增……工作台前,陈晨和同伴儿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快速的拧开核酸管的盖子,用移液枪吸取300微升的保存液,再小心翼翼的加入裂解液中,通过核酸提取仪提取核酸后送到三区扩增组进行核酸扩增,“对异常信息样本需要进行复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陈晨说。
图1 党旗高高飘扬,11月3日工作结束后,新疆医科大学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陈晨是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2021年第一次离家家乡独自来到新疆。当天是她在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的第19天。8月初至今,陈晨先后两次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参加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的导师顾晓芬副教授经常教导我,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加上八月初第一次在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志愿服务的经验积累,在乌鲁木齐需要我们的时候就要勇敢的冲在前面,面对疫情突发,我没有什么好犹豫的!”10月6日夜晚10点,在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需要志愿者的时候,作为共青团员的陈晨率先报名,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赵刚老师的带队下,与一百多名师生一起来到自支取核酸检测中心投入工作。临行前,在大巴车上公卫学院王乐书记千叮咛万嘱咐,反复强调“注意安全,一个都不能少”。临行时对我们招手,千言万语表达不了她对我们的担心与牵挂。
陈晨在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检测组二组四小组工作,中心每天负责近五万份样本的检测。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小时以上,如遇需复检的异常样本较多时,常常需要加班到凌晨五六点钟。“在核酸检测中心,我见过乌鲁木齐凌晨一二三四五六七点钟的样子。累,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在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抗击疫情,是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每天穿着“大白”,和我的小伙伴在生物安全柜前一坐就是近十个小时,加样枪就是我们的武器,我们在参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除了战胜病毒,我们再无其他路可选,新疆医科大学,战疫必胜。”
“我们身上的防护服一旦穿上,就不能轻易脱下来,防疫物资紧缺,我们工作之余不敢多喝水,尽量减少出入实验室的次数,不给院感和供应组的老师添麻烦。”陈晨说。
坚守平凡,铸就不凡。只有参与了这项工作的人才知道,有多么辛苦。陈晨说,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要全力以赴,保护我的城市。“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学生,其实也有累和不开心的时候,每每这时,看到我们的老师在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对我们嘘寒问暖,想想乌鲁木齐有很多人在等着我们战胜病毒,这些负面情绪就烟消云散了”说起日常生活,陈晨充满感慨:“研究生学院林晨书记与我们同住同行,经常在通勤车上给她的“大宝贝们”鼓劲加油,我们更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早日实现乌鲁木齐全部清零”。
图3 10月20日,陈晨在305实验室进行核酸加样(左),8月13日,陈晨在503实验室进行扩增前的离心(右)
陈晨,一个河北女娃,这次参加新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亲身经历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目睹了许多基层人员默默守护者老百姓的故事,在实践经历中得到了锻炼:“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的任务是守卫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无论我在哪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必将全力以赴,毫无退缩”。(记录者:杨世超 通讯员:吴超)
责任编辑:丁原
- 上一篇:红旗渠精神永在 丰碑永存|红旗渠…
- 下一篇:音符跳动 余音绕梁 张家口回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