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慈善

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在成都举行

时间:2022-11-29 19:17:19来源:作者: 点击:

11月20日上午,由全球教育50人论坛、亚洲教育论坛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玉章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办、光华智库教育协办的“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在”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塑全球领导力”为主题,30多位海内外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开幕式由全球教育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玉荣主持。

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刘伟致辞。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供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致辞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且创造着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一体实施。“科教兴国”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人才强国”要求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纵观全球先后形成的五个科学和人才中心,高等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世界科学中心和世界人才中心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分割。因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建设世界人才中心。

他认为,一流大学不仅是科技生产的重要基地,更是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园地,是落实新时代人才战略的重要力量,承担着重大时代使命。一流大学需要发挥好高校人才培育、人才引流、人才创新的功能,努力为国家培养和汇聚顶尖人才,为此,“双一流”建设,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破学科间、专业间的壁垒,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注重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变革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和引领国家未来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发挥高水平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用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增强优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为建设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外办原副主任、中将、全球教育50人论坛的顾问陈小工先生线上致辞认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规划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出发点来思考文明,“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前,我们国家正迈入第二个百年计划,教育人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立足点、目标和任务,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必须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同时,立足基本国情,追寻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现代化,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创院院长、全球教育50人论坛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李强教授致辞。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是要建立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有四点值得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探索国际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坚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这个是我们的目标,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现代化教育体系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所设想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知道在全世界范围,实际上全球经济已经融为一体,要想完全把经济分开、根本不存在分工,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际上是为我们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其次,我们要反思今天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社会角度看,教育的一个功能是化功能,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影响道德价值观体系,这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教育同时起到一种筛选的功能,筛选不同的社会群体。人们通过教育,比如受很好的高等教育,读博士等,从事非常高精尖的工作。这两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目前全民把筛选功能发挥到极致,结果导致高度内卷化,怎么解决问题呢?是值得大家深入讨论的。

再次,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要打破束缚学生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打破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障碍。从我们的体制机制上来看,我们培养体制机制比较刻板,学生考试行,但是创新不足,这个确实是我们体制机制的重大问题。我们的教育常常是用刻板方式来教育人,都是按照同一种标准、同一个模子去刻,把什么东西都刻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肯定是不利的。最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现代化特色,怎么来看待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是中国的人口多,我们的十四亿人口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要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历史使命,而且我们这个地区差异又大,城乡差异又大,我们是迄今为止一国范围内人口最大的一个国家要走上现代化道路,所以从这点来看肯定难度是非常大的。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致辞,他指出,大国的崛起与其全球领导力的发挥是一个共生的过程。在这一个共生的过程中,其有力的大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学因服务国家战略而兴,国家因大学支撑而强,大学以关怀人类而诞生,也必将因引领世界而重获伟大。新时代中国大学日益成为中国人民命运共同体和时代社会重要资源,获得人类世界的普遍认可,为世界高等教育实践贡献了中国模式。他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塑全球领导力这一伟大工程中中国大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和“着力点”进行了阐述。

首先,中国书院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植入了中华学术精神的优秀基因,为当代中国大学的世界化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根深叶茂的思想文化土壤和精神源泉,那就是坚守“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坚守学术大师治校的基本制度,坚守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坚守教学与研究、独立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这些精神品格可以我们新时代大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塑全球领导力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和智慧引导。 其次,我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验和独特的治理模式为世界高等教育实践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贡献了鲜活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出发点问题是目标问题,也是价值取向问题。中国大学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塑全球领导力伟大工程中必须把握好两个出发点,那就是“促进民族复兴,造福天下苍生”。新时代,中国大学“系天下苍生”的核心表现就是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学应该加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研究与阐释,并实现从“价值体系”到“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转化,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入脑入心,代代传承。特别是对构建人类高等教育共同体纲要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已经成为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着力点问题是思维格局问题,也是发展路向问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塑全球领导力伟大工程的光辉前景,中国大学必须从两个方面思考发展的路向,那就是“借鉴全球经验,贡献中国方案”。

处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理念旨归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我们相信,只要以“发扬光荣传统、赓续伟大成就”为立足点,以“促进民族复兴、造福天下苍生”为出发点,以体“借鉴世界经验,贡献中国方案”为着力点,中国大学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重塑全球领导力的伟大事业中爆发蓬勃伟力。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在论坛上致辞。褚多锋 供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全球教育50人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建华教授致辞认为,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在推动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和创新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全球教育合作实践发现和佐证了两个至关重要的结论:第一个是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和制造业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个是文明和文化要素成为国际交往成败和质量的关键。中国走出去战略,必须与优秀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这个也非常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在论坛上致辞。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供图

在论坛第一阶段主旨演讲中,本次主题为“面向的2035、2050教育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苏世民书院特聘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郑路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秘书长刘京辉作题为《重塑全球领导力国际组织人才胜任力培养》的主题演讲。他认为,21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向国际组织输送的人才数量太少,代表性不足,职位层级低,话语权受限,国家利益难以在各个领域深层次的得以维护,为了有效参与国际治理,我国以国际组织这一关键的参与路径,努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传播能力和后备人才培养能力等等各方面统筹协调能力的提升,由此国际组织人才与培养输送,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特别是在我们教育改革以创新、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特别后备力量的储存是非常重要的。

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们所培养和输送的国际组织人才仍然是少之又少,在重要国际组织中,其中来自中国的国际职员数量非常少,不仅远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少,也落后于印度、巴西,包括塞浦路斯等发展中国家,能够担任国际组织高管和技术专家的人数更是凤毛麟角。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完善国际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将有助于发现培养并选拔更多人才参与全球治理,为此应进一步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国际组织人才的鉴定,对于国际组织人才鉴定上的内涵应扩大。二是对于国际组织选拔人才的方式,采取分类管理,以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的方式来进行。三是完善国际组织人才的管理方式和培养方式,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且给他们配备一些实践的机会,这个我们国家还是缺乏。四是各高等学校继续推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提升教师的能力到提供有关专门的课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新时期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入手,一从目标群体和人才去向两方面分析,新时期全球治理对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需求量,这个目标群体不仅限于国际职员、职业外交官、民间外事人士、去国际组织任职等等,这些应该更加宽泛,包括到经贸,从事外贸,从事其他文艺等等领域的这方面人才,所以都要有这方面经历。第二从人才数量方面分析现有国际组织国际职员的状况。第三从联合国职员素质要求,国家对全球胜任力人才素质要求和未来变化需求三方面加强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第四从四经八纬(音)的基础能力出发,规划左轮和右轮两个队伍实现双轮驱动,利用好全球治理平台,并实现以国际组织秘书处为代表的左轮和以国际组织治理层机制右轮双驱动,两支队伍协调发展不可偏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全球教育50人论坛顾问黄百炼在题为《新型教育人才需求呼吁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创新》的主题演讲中指出,随着新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等等一系列发展的新形势的变化,人才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方兴未艾之势。在新时代我们怎么样保质保量地把新时代的新型人才需求尽快地培养出来是一个重要问题。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新型培养人才的难题,使新型人才的培养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实行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开展新型人才调研,治理规划,提供保障,配置资源,建立类似于像现在国家已经有“三型”人才培养的规划,培养这样一种先进人才。二是高校要建立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机构,根据学校的特色,研究新知识产生的动态,特别是新知识产生导致的组织理念、生产规则的变化,跟踪研究世界上产业链、人才链、科技链对人才的需求动态,研究世界一流高校新型人才培养体制的管理创新,特别是发现和培养新型人才培养的领军人才。三是建立因事设队,事完队拆,队拆人回的组合式人才培养体制,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建立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专门人才培养和新兴人才培养相互融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院系管理体制,创造学术交流、学科交流、知识更新、治理灵活的运行机制。五是改革教师薪酬制度和管理制度,打破利益固体化和部门所有制藩篱,让教师能够根据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实现顺畅的自由流动,并且以强有力的激励导向调动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五是要创建更为灵活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赋予省级更大的自主权,形成新型人才培养快速反应体制。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郝芳华校长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师范大学的使命担当》的主题演讲。她认为,高水平师范大学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服务国家新时代的强师计划。要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高水平师范大学是智能时代卓越教师的摇篮,更应承担布局、超前谋划、主动迎接这一变革。要始终发挥头雁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推动师范教育的协同体制。要始终秉承全球视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构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外交学院院长王帆教授作主题演讲。褚多锋 供图

外交学院院长、教授、全球教育50人论坛顾问王帆作题为《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与中国治理知识理论创新》的主题演讲指出,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应该对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议题给予中国判断和中国阐释,去除长期以来过多依赖西方理论,应当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中国历史与文化相结合,从改革发展与对外交往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呼唤的思想理论,创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理论和中国叙事。重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重大问题提出有系统理论支撑且具有更大说服力的中国精神。应当立足时代、放眼世界,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发展。探索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自主知识理论创新路径,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提炼出有益经验,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不尽的营养。

王帆认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必须根植于以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着力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平、争议、多元化共存的优秀理念,加强对中国古典战略中事、道、兵、法的研究。并将与新时代战略理论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强化战略研判和战略能力水平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全球教育50人论坛顾问韩震校长发言探讨大学如何应对知识形态的改变这一问题认为,中国下一步发展可能主角应该是高校,高校要适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适应知识形态变化是不容易的。知识经历了三个形态,第一个形态是经验形态知识,到工业化形态是原理知识形态,再到现在基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交叠性知识的形态。大学必须要适应知识形态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组织方式,特别是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运行模式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长江学者刘清友分享了成都理工大学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长江学者、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刘清友在论坛上发言。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供图

长江学者、首都经贸大学校长王永贵分享了对大变局中的高等教育挑战的看法。他指出,面向未来,在新时代,在面向2035高等教育目标,师生的决策也在发生变化,无论是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等等,高校主要领导和教师的担当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要在行动上,在过程中、在结果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有战略思维、全局思考、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要有数字思维拥抱数字时代和数字化技术,要有共创思维,像企业一样价值是跟利益相关者创造的,而不是学校和老师创造的。要有交叉思维,强化新工科、新医科等建设,要用制度思维通过制度来引领高校、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人才思维,不仅要关心人才,而且还要关心培养人才的人,管理培养人才的人,以及高等与大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担当和躺平零风险的问题。具体来看,我们需要强化学科交叉,未来解决方案、企业需求、社会需求一定不是割裂的,而是整体的,而且同样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吸引一些领先的技术、教育理念,扎根中国大地,把它变成中国化的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我们也需要更好地做好教学与研究的初衷,真正培养出创新拔尖人才。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刘宗媛的发言把教育创新与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相结合起来,探讨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式教育创新。她认为,在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全面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中国的比较优势;教育创新要着力于打造教研产相结合的完整教育产业链;中国的高校实际上十分有必要推动科研成果的亲民化。

论坛第二阶段演讲的主题为《科技地缘政治对2035、2050全球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由西华师范大学校长、教授陈涛主持。

西华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陈涛主持第二阶段演讲。褚多锋 供图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原总编刘亚东教授进行视频分享。他认为,教育的真谛不在于雕刻而在于唤醒,最需要唤醒的是除了科学知识,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青少年就像是沉睡在石块里面的狮子,教育的真谛不在于雕刻而在于唤醒,唤醒的要义是解放他们的智慧,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高明的教育者能够唤醒孩子们与身俱来的内在力量,让他们超越蒙昧、自觉自悟、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在成长中收获自尊、自信和自强。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段鹏教授分享了他对中国高校的美育建设方面问题的看法。他认为,高校应该精准正确地挖掘美育教育的资源,美育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首先就要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高效是有责任、有义务去把握这个历史缘由,让公众、让社会知道历史本来的面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原滋原味的样子,这样客观正向地去挖掘里边优秀的内容,再加上创作性转化。让学生在美育教育中加入很多科技环节让他们加以领悟,比单纯的他们去读书写论文、制作服装还要更引发他们的关注。同时,传统课堂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被技术重塑,高校教学在推进美育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能用”“善用”以智能媒体为代表的技术辅助工具,真正让学生真正体会艺术与技术的共融,在课堂中学美、谈美。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博士、长江学者、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宁强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后疫情时代的艺术教育》。他认为,疫情这三年来对我们所有教育界都有重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第是我们有一个新的机会来实现教育平等,另一个机会就是教育全球化。要加紧对后疫情时代教育传播方式的研究,现在包括我们上的课、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对教育整个系统做行政的管理。后疫情时代我们的接收对象、传承对象,他是国际的,而不止是本地的、本国的。在后疫情时代,教育者、被教育者,还有教育者的未来、被教育者的未来都面临新的挑战,更多是面临着新的机遇,怎样抓住这些机遇,让我们的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扩大中国技术、中国教育全国影响力,形成我们更大的话语权,是特别值得研究的。后疫情时代正在到来,,要预热先思考这些问题,然后总结出一套新的规律来,然后制定新的教育方针、策略,并对我们所有的新的教育者做出新的指示,鼓励提醒大家适应新的形势,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博士、全球教育50人论坛学术委员丁学良分享了他对怎样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它的人口增长会对未来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储备、培育使用有着影响。此外,一个社会除了正规教育体制以外,能不能给有潜力的青少年发掘、发挥、应用他们的能力,提供足够的机会和足够大的平台,将在未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如果人才储备不足,可以到国际上买人才,但是人才买来以后需要考虑法律、制度、税收、交往和语言等等因素,这些都决定了高价买来的人才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程辽就《未来一流大学的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开发的能力》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英国国际创新中心总裁、英国萨里大学协理副校长、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熊榆教授结合英国经验分享了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人才发展模式是伯乐识马,带来的问题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英国人才发展模式是伯乐赛马,公平思想无处不在,这对培养创新人才很重要,并且中国和欧洲未来的合作的机会是越来越大。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康国政教授在论坛上发言。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供图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康国政教授就《高质量发展下的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分享了看法:一方面科技地缘政治它是以新兴技术为主导权为核心的竞争,促使争先发展最前沿的科技,争取科技领域的主导权。另外一方面由于变局导致了不确定性引起了国家之间的误解、不合作,甚至是对抗,这就彰显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根据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至少要在六个方面要进行变革,首先是角色变革,更加注重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培养方案的标志。二是动力变革,我们要大力推进促进积极情感的一种工程文化,要让学生把工程理解为既有挑战性又充满快乐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作为老师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成功负责,激发他们拼搏的内生动力。三是目标变革,要从传统的只强调技术卓越的目标方式转变为高度重视设计思维和技术卓越的深度融合。四是关于内容变革,要推进立足解决重大复杂跨学科问题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能力的培养。是体系变革,培养体系要在真实世界中给学生建立更多的学习体验。六是培养模式变革,要推进建立新兴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长江学者、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孔令视频演讲的题目是《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变革与创新》。他认为,大学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第一年的经历,要在第一年级进行唤起好奇心,激发主动学习与创新创造热情的教育教学变革。为此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师的主要活动不再是只是传承,而是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接受、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多学科交融的挑战性学习环境中展开研究学习,再反复迭代的工程设计与创新中建构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系。所有学生都应经历跨学科的学习,要开辟交叉复合培养的新路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理事、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全球教育50人论坛顾问唐杰就加快建设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问题分享了观点。他认为,未来要建立创新高地,建设人才中心我们第一个需要企业的竞争性,企业的多元性,知识的相关性,同时需要大学之间的分工,需要城市的分工,需要形成一种能够上天揽月,也能够脚踏实地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才,它强调实践性和强调科学创新性,要形成一个大学体系的有效的整合合一,形成大学的分类,形成大学之间的合作,同时推动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创新协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宁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一波全球化的兴起,与中国当代人文教育的转型》。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一些国内的人文学者便想到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出中国的声音,甚至提出要建构中国的学术理论话语,这是十分重大的,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球化在中国的成功登陆不仅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进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为中国的人文学科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际交流和对话中,不仅要对中国问题发言,同时也应该对全世界、全人类普遍存在并备受关注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人文学术的研究应当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西方的人文学术进入中国,中国的人文学术也应该走向世界,新一代人文学者应该大有作为。

参加全球教育50人论坛的部分嘉宾合影。褚多锋 供图

成都师范学院副校长、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李兴贵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点评:第五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本着“全球视野、中国基石、现代问题、未来战略”宗旨,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塑全球领导力的主题,搭建国际对话平台,献策未来,让我们感觉应该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转载自:中国网海丝泉州频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