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红十字会:爱心人士周先生用奉献书写青春华章
寒风凛冽的12月初,宁夏中卫市志愿者周先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小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14415例、宁夏第98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周先生是个正直、勇敢、乐于助人的小伙子,于2020年8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仅隔2年,便与国内一名血液病小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配型是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机率,这是一种无比特殊的缘分。
当接到中卫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时,周先生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可以挽救一个孩子鲜活的生命,忐忑的是怎么告诉家人捐献的事情。周先生试探着告诉妻子,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妻子想都没想就说:“你去吧,我支持!”。周先生向家人们讲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常识,在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后,大家都表示理解。女儿也高兴地说:“爸爸要去救人了,是个英雄!”
9月份,刚刚完成体检的第2天,周先生所在的城市出现了疫情,且形势十分严峻,他被封控在家,心里十分焦急。经过沟通,周先生得知小患者的病情尚可等待,便稍微安心,期间他多次向工作人员询问小患者病情。解封当天,他一大早就联系工作人员要求尽快捐献,来挽救小患者宝贵的生命。11月份,捐献流程终于重启,可当小患者刚刚进入无菌仓的第一天,疫情又有反复。周先生担心,如果住在家里,万一小区再次出现高风险会耽误捐献,索性在自己的半挂车上睡了几夜,全力保障按时捐献。
在无情的疫情夹缝中,这场生命接力里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在一个个不可能中寻找着“可能”。捐献日期确定后,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服务中心经向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汇报,毅然决定提前出发,订好第二天前往采集医院的高铁票。周先生所在单位也十分支持他的善举,工作上统筹安排,提供保障;吴忠市红十字会得知需要从中卫市乘车到吴忠市转乘高铁后,立即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沟通协调,为捐献开通“绿色通道”。
为确保出发前万无一失,中卫市红十字会连夜将周先生接到红十字会办公室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吃过早餐后,陪同捐献的工作人员和周先生顺利乘上了前往采集医院的高铁。到达采集医院所在城市后,为减少风险,周先生除了做核酸外,就一直宅在酒店,采集医生在百忙之中亲自前往酒店给周先生打动员剂,用行动默默支持。
采集当天,鲜红的血液从周先生体内流出,仪器缓缓转动,造血干细胞一点点地被分离出来。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带着体温的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移交给专差。周先生和工作人员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挽救他人生命的庄严承诺得以兑现。
就这样,从出发到完成捐献这11天的特殊旅程,在大家的全力配合和辛勤付出中,周先生将小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小患者母亲给周先生的感谢信中写到:“是您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给了我们新的希望,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往后的人生,我们要教会孩子用爱回报这个世界,将您的大爱善举传递给更多的人。”周先生完成捐献后感慨地说:“身为人父,小患者才比自己女儿大几岁,正是花季般的年龄,我必须得救!能为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带去重获新生的希望,我感到无比自豪!”。
用初心承载生命的希望,以厚重的生命礼物书写别样青春,这是全区3.52万名入库志愿者的心声,他们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宁夏红十字会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践行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全力参与健康中国战略,为血液病患者与爱心人士架起生命之桥,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不懈努力。(记录者:陈太平)
责任编辑:丁原
- 上一篇:河北唐山古冶区金山首府社区:国际…
- 下一篇:四平好人公益团:汇聚爱心 捐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