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艇文学作品:30年前写《拜年》
时间:2023-01-15 08:46:07来源:作者: 点击:
次
在1992年2月17日的山东《莱芜市报》上,我发表过一篇“豆腐块”,标题是《拜年》。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每每在剪报本上看到这篇小稿子,自己都会感到汗颜。
导语是这样写的:2月12日晚,驻军54866部队排长汪桂方携妻抱子特意来到市冶金工程处司机尚献友家拜年。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段故事。
正文部分:2月5日下午4时许,尚献友一家在拜年归来的途中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孩边走边哭。尚师傅经过观察,断定这是一个走失的孩子后,毅然抱起孩子走村串巷去找失主。最后,找不到真正的失主,他只好来到电视台道明真情,留下了住址,把已经睡在怀里的孩子抱回了自己家中,接着又给城关、西关、张家洼等地的派出所挂了电话…… 与此同时,驻军54866部队排长汪桂方的家里可乱了套。这天下午,他们一直认为孩子在邻居家里玩,直到吃晚饭时才发现孩子走失了。于是部队出人,他们找遍了营区的每个角落,问遍了附近所有的村庄,就是不见孩子的踪影。无奈,汪排长和泪眼盈盈的妻子来到电视台。他们按着电视台同志提供的住址风风火火地赶到尚师傅家。
之所以感到汗颜,是因为,稿子写的是《拜年》,却通篇没写出那种浓浓的年味儿,哪怕一两句点点晴呢,这说明自己功力还不够。如果要说有欣慰,那就是,这篇“豆腐块〞见报以后,在军地引起了较好反响,排长汪桂芳所在的连队与市冶金工程处因此还结上了军民共建对子。
那一年,我22周岁。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自己已跨入半百行列,头发秃了,不知不觉眼睛也花了。但是,为了练脑子,我时常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写上一些“三言两语”,既不为沽名钓誉,更不为附庸风雅,只想为自己留下身后的那一段段心路历程……
责任编辑:丁原
- 上一篇:铁岭市春光爱心志愿者协会开展“…
- 下一篇:“河北善立方·日行一善”赴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