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慈善

安得诗情满天下

时间:2022-04-11 17:39:23来源:作者: 点击:

采访人:刘伟明 访谈人:杨学成

 

杨学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诗歌评论委员会委员。其主要著作有《抱布居杂咏》《抱布居杂韵》《抱布居杂揽》《抱布居杂什》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近日主持人就有关传统诗歌的生存状态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他感慨万端,发表了若干自己新颖而深刻的看法,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给热爱传统诗歌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启示,大家不妨认真一读。

主持人问:中国的诗歌文明源远流长,但是似乎出现了断代危机,你对此将如何看?

答:我们的祖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歌国度,在五千年悠远的历史长河里,形成了我们民族个性鲜明的诗歌文化,这在世界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我从小在做了一辈子“乡村老学究”的爷爷“逼迫”下,硬是接受了两年的私塾教育,学过如“三字经”“千家诗”“龙文鞭影”之类的课本,那个时候我当然是不知其所云,只是因为这些课文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易背易写,所以先生那里我是特别容易交差,打板子的事情总是轮不到我的身上。其实就是这样诗歌文化很早在我心里播下了种子,到了一定的环境后,自然就要生根发芽了。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对中国文学史也渐渐地有了些了解,也明白了诗歌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朱熹老夫子说过:“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叹之馀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我国的诗歌大约从舜帝时代就开始渐成体例。“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就是史称的“南风歌”,但这不能算是诗歌时代,而还只算是开启了诗歌的风气之先。当我们民族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总成了《诗经》后,诗歌便成为了我们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老人家甚至还郑重其事的说:“不学诗,无以言”,据我不完全统计,在《论语》中,他老人家涉及到诗的论述就有三十多处,可见诗歌的地位在当时是多么的重要。后来代表楚文化的“楚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人的个集,屈原、宋玉联袂而来,是我国无可争议有独立人格令人高山仰止的诗歌领袖。“楚辞”的余风又直接衍生了“汉赋”,意味着中国文化真正开始步入到了诗歌时代。当然辞赋以瑰丽的词藻和宏伟的想象代表了汉文化恢弘的气势,但其毕竟宥于晦涩难懂,所以只能在皇宫贵族间争奇斗艳,或者是作为了向皇上献媚取宠的一种手段,真正流传的意义并不是十分广泛。实际上早在周朝就设立了专门的“采诗官”,通过收集民间的歌谣来以观教化,以观时政。

到了汉代,“乐府”更是成为了国家的行政机关,用采集到的民歌作仔细的分析,看看老百姓究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对朝廷有什么抱怨情绪,使之对舆情有个准确的把握,及时为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的决策依据,大约这也是为我们现在的“信访办”树立了一个榜样吧。真正使诗歌开始辉煌应该还是归功于汉“乐府诗”,它在《诗经》和“楚辞”的基础上风格大变,完全是发自黎民百姓的心声,在诗体结构上也一摈旧制,“五言”“七言”相间,取代了“四言”“九言”或“十一言”的句式。这样的革故鼎新,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在形式上和语言习惯上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技巧也更容易被大家所掌握,所以大大激发了人们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的热情,这已经为后来唐代的诗歌繁荣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那时候估计还没有知识产权这一说,所以许多优秀的诗篇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诗歌作者已经逐步在正名,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也想到了屈原、宋玉和诗歌的传承关系。到了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征战不休。可是在刀光剑影之中,人们对诗歌的热情并没有衰减,倒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诗人群体”,这就是以曹植、陈琳为代表的“建安七子”。其实这个时代诗人很多,说明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和文化潮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女性诗人也真正开始趋向独立了。比如蔡文姬,她虽然个人遭遇非常不幸,但是她从小在父亲蔡邕教导下,有极好的文学修养,她因为所嫁“遇人不淑”,便写下了愁肠寸断催人泪下的诗篇“胡笳十八拍”,这使女性诗人的地位在文学史上得到了确认。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却不是蔡文姬,而是早于她几百年的一位大美女虞姬。虞姬许身项羽后,确实风光了好一阵子,算是今古情场中第一对英雄美女的绝配。项羽兵困垓下时,自知气数将尽,这位当年曾面对秦始皇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感慨的壮士,此刻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悲情了,惯于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面对心爱的女人只能说是欲哭无泪,但还是以他可能最不擅长的文化方式即诗歌向虞姬倾诉了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心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虞姬也不愧为是风华绝代的才女,当即以诗对大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感动得项羽与众将士皆泣。为了表示爱情的坚贞,也为了自己不会遭到韩信之流的侮辱,虞姬没有苟且偷生的念头,而是在悲壮的刁斗声中尽节了。就诗体而言,这简直就是一首标准的“五绝”了,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初的男女声情歌“二重唱”,凄美无比,哀艳绝伦,将一个英雄的传奇诗化成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千古绝唱,这就是诗歌最重要的文化功能之一。

古人非常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凡是有条件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要开始接受诗琴书画的训练。我倒是认为现在不是我们现代人远离了传统文化,而是我们的现代教育模式远离了传统文化,已经完全破坏了我们先贤圣哲营造了几千年的“诗教”氛围,使我们古代文明的遗产在现代教材中成为了斑驳陆离的孑遗物质,教者不知所云,闻者不解其义,这对于传统诗歌的薪火相传当然是有一定影响的。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据说目前在我国热衷于研究和创作传统诗歌的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信而好古”,也抱定了“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的态度。所以我相信在人们经过了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后,自然会后继有人,传统诗歌的魅力还会焕发出古老青春,到时候大家又会津津有味的“勒马回缰写旧诗”了。

主持人问: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诗人曾层出不穷,灿若群星,那么诗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文化功能?

答:应该说是从《诗经》开始,我国就进入了诗歌时代的初级阶段,《诗经》基本代表了当时北方文化的主流方向,而处于长江流域中心的楚国发展出了以《楚辞》为代表的“骚体”,同时还并存着“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样的歌谣,代表南方文化的走向。《诗经》《楚辞》的笔法和风格虽然迥然不同,但都是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里程碑。在诗歌发展的前期,大部分的诗歌是没有作者名字的,当人们刚刚学会在意欣赏诗歌的时候,根本还没有注意到诗人的著作权,就象现在我们注意到了写得比较好的短信息而不需要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一样。到了汉朝《诗经》《楚辞》在诗歌本质的意义上应该说是胜利会师了,诗体也渐渐被糅合成一致,人们创作的激情也大大地提升了,一批辞赋家也因此而应运而生。当然那个时代还不存在专业的诗人和作家,但是作为能写辞赋的知识分子混饭吃绝对是不成问题的,如司马相如、东方朔之辈,所以《汉书》有云:“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也”。

乐府采诗在汉代已经广泛地深入到了民间,质朴、清新,富有的哲理的诗句大量出现,这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阶段。《文选》中收录的“古诗十九首”就是属于乐府诗体,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作者是姓氏名谁了,但这些作品的影响力无疑是经久不衰的。诗歌又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从民间又成为了士大夫们的标志性的文化行为,诗的优劣自然形成了评判文人的标准。唐朝是我国诗歌最为辉煌的时代,天才的诗人接踵而至,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诗体格律化了,而格律诗更加集中表现了我们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功能,通过音节的抑扬顿挫和规定的韵脚,在精巧的篇幅中将诗歌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语言优势都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无法企及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专利。在唐朝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的颠峰状态,同时这个时代也是诗歌最为普及的时候,人们对诗歌的审美情趣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由诗人提炼出的精美诗歌语言一直在引领着我们汉语的语境时尚。尤其是从唐朝开始诗歌的政治功能也日益被凸现出来,在科举场上,“试帖诗”是最终铨叙人才的准则,而且大家都是当场表演,公开、公正、公平,经皇帝老儿点评后,放榜出来天下青青子衿没有不服气的。尽管这样的诗歌并不一定可以流传下来,但是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组织路线确实是以“诗才”作为取舍进士的不二法门的。自唐而下,诗体依然在不断花样翻新,宋词元曲虽然在形式上突破了律绝的定格,语言表现的空间也大了许多,但是基本格律依然保存着,甚至更为讲究,所以到了现代人们就有点望而生畏了。中国的传统诗歌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嬗变,就象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形成了一串串光耀夺目的珍珠项链,令人美不胜收,是在世界文明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完全是多元化的了。王国维先生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传统诗歌的淡出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关于传统诗歌会不会断代的问题,这个话题似乎由来已久,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文化的根是一脉相承的,尽管不会是时时刻刻的枝繁叶茂,诗歌教育首先是从人间正气开始的,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样就注定了中国诗歌重情操、讲气节的传统,也铸就了中国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在用催人向上的激昂旋律振奋着我们的民族精神,这种文化传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产生过的。唐朝诗人司空图说过:“诗是第一功名”。他将诗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可见当时诗歌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们通过欣赏诗歌和创作诗歌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增强了自身的人文素质,中国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化手段和载体一直在推动和记录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这样的功能在世界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传统诗歌以简洁的形式、明快的风格、精辟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的愉悦,在纸张非常匮乏的时代,诗歌能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不胫而走,这种文化的熏陶作用是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传统诗歌虽然有一定的形式约束,但表现力却是非常宽广的。它不但能够生动形象的传达人们喜怒哀乐的情绪,而且诗歌用来表现个人的胸襟壮志和驰骋才情,具有任何文体都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一首好的诗歌往往可以令人终身难忘,对砥砺情操气节和培养人文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句名作也许是大家早已刻骨铭心的了,大家可以不记得他的作为,不记得他的官位,但是他的诗歌精神却是真正永垂不朽的。当然诗品好也不等于人品好。由于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晋代就有了专门欣赏评论诗歌的著作,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前者就中国文学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后者就完全是按照诗人的人品和作品来次第高下的。这为后来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说到人品与诗品,这里不得不提及两个败类。一个是宋朝的秦桧,据说这个老贼诗文书法都做得还可以,但是象这样的民族败类人们是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对于他的诗文根本是不屑一传的。另一个是明末的范文程,官至大学士,当时可谓是名满天下,可他也是明朝第一个以文人的身份向清军变节投降的大官,其作品自然会遭到大家的唾弃,“汉奸”这个千古骂名就是因为他而产生的。所以象秦桧、范文程这样的卖国贼无论其诗才有多么高,而他们卖国求荣、贪生怕死的卑劣行径大大伤害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自然会被广大老百姓自觉“封杀”的。诗歌的文化功能当然还远不如此,人们通过诗歌可以美教化,讽时政,既可以发思古之幽情,也可以寄兴亡之感慨,或咏天伦之乐,或题生离死别,或悲山河之碎,或赠红叶之情,在传统诗歌的意象里几乎没有不可着笔的题材,在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方式的时候,诗歌一直是人民群众生活中最普遍的雅事,也是中华民族最具智慧的文字游戏,为我们的文明史长河增添了无数绚丽的浪花,即便是随手一掬,也必然是令人感到回味无穷的。

主持人问:在现在的人看来,传统诗歌有许多的桎梏,因此也有许多人主张对其进行突破,你认为有这个必要吗?如果不突破,现代人将视为畏途,继承传统诗歌是否将更加困难?

答:中国的诗歌文明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国应该说是首先是思想大国,而后才是诗歌大国。我们传统诗歌的格式完全是根据汉字的规律形成的,这样的韵味只有咱们中国人才能深刻的体会到。说到传统诗歌,许多人可能只会想到“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加上还有音韵的限制,觉得这样比较复杂,所以只好敬而远之了。其实熟悉这种诗歌的形式应该如同我们必须学会写毛笔字一样,都是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文化技能。了解了诗律对我们研习传统文化会有一定的帮助的。传统诗歌是我国古代文明催生的一朵奇葩,成为了社会大文化,诗歌意识和诗歌精神是非常地深入人心的。我始终认为,创作诗歌是离不开好好读书的。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得去追求皓首穷经,但不去认真的在“经史子集”中充实一下自己的底蕴,光掌握的诗歌外在的形式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格律诗成

熟于盛唐时代,但是在南朝时著名的文人沈约就基本总结出了格律诗的基本框架,唐人大量的将其付诸实践,创造了中国诗歌最为辉煌的时代,也使格律诗成为了我国传统诗歌最基本的模式,只要能够熟练的运用这种模式,操作其他的诗体就会不在话下了。当然写作传统诗歌还有许多技巧,关键是自己要有兴趣,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中国文化的源流,熟悉一定的历史典故,善于使用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尤其要死记得一些入声字,然后再去找一本“韵书”,这样创作传统诗歌就具备基本条件了。现在有些人确实爱好传统诗歌,有按捺不住的澎湃诗情,但是由于不得要领,所以写出来的诗歌总是有点不伦不类别别扭扭的,过不得方家的慧眼。其实只要有了这份心思,再努力一把也是会终成正果的。我虽然自己曾经也出过两本旧体诗歌集,也写过一些新诗,但从来就不敢认为自己是“诗人”。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对诗人的期盼值很高,他们总是热切地希望诗人们担负起更多维护社会道义的责任,创造出更多脍炙人口优美语言,以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而我因为学识有限,离做诗人的标准还是相差甚远的。所以我是象孔夫子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我就是属于这个“第三者”,自娱自乐,在诗歌中不断陶冶情趣和调整心态,自然是获益良多的。但是因为孟子也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是从来不敢轻易与人言诗的。不过我想我们湖南毕竟是文化大省,对创作传统诗歌似乎天生就有着一种文化自信心理。我们的汨罗江曾被人们誉为“中国诗歌的源头”,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是在这里怀沙自沉的,为此我们湖南人还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怀念诗人的节日“端午节”,在我们传统佳节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作用。诗人的生命与精神的价值能够通过这样的节日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民族对诗人最隆重的礼遇,也反映了我们民族对诗歌的崇拜心理。还有我们的“诗中圣哲”杜甫也是在此溘然与屈老夫子抵足而眠了,这种历史的偶然也许正是在预示着中国诗歌的命运将必然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兴起,难怪陆游后来曾深情的说过:“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在此驻足留连,也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诗篇。我常常怀着虔诚的态度去拜谒岳麓书院,仰望着题着“道南正脉”匾额,沿着当年朱张讲学的路径,用心聆听我们湖湘文化那久远的历史回声。同时也时常在想,作为我们长沙人,在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过程中还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呢?《左传》中说:“唯楚有材”。据我所知,如今国内仍在孜孜不倦创作传统诗歌的人群中,大抵还是以我们湖南籍人士为主,他们始终“操南音而无悔”,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心态在积极做着传统诗歌的普及工作,其精神确实可敬可嘉。目前传统诗歌好象还没有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但是人们创作传统诗歌的热情依然是有增无减的,说明诗歌文化的魅力已经重新被人们所认识了。就我个人看来,学习传统诗歌在目前的语言环境中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也不会是件太复杂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对汉文字语言规律熟悉不熟悉的问题。关于是否要突破诗词格律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去争论,主张旧制的可以顽固的一仍旧制,主张新制的可以积极的创建新制,反正只要不离开我们民族自己的诗歌传统,只要是在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至于作者究竟愿意选择走哪一种诗歌路线完全是自由的,作品效果的好坏应该是由读者去评判的。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是主题,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的前提就是需要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国传统诗歌所提倡的“温柔敦厚”之旨本来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涵之一,“温柔敦厚”是净化平衡人们心灵最好精神手段。虽然我们正处在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大时代之中,但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不能丢的。现在应该是恢复我们诗教传统最佳时期,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充分发挥出诗歌在文化中的表率作用,也许我们又能创造出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来。在此我只想用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传统诗歌一点心意:浅吟低唱胜文章,万语千言只数行。安得诗情满天下,神州意气更飞扬。(记录者:刘伟明)

责任编辑:吴迪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