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中先生云南之旅采风写生记(上篇)
著名画家郑建中先生携家人云南旅游采风写生归来。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书画家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立国与黄宝增一行对郑先生云南之旅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久别的小聚。
美丽的西双版纳地处我国云南最南端,与老挝、缅甸相连接,是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这里景色秀丽,风光迷人,是丰饶神奇的乐土。
先生首先来到山清水秀的西双版纳,漫步傣族的佛塔、寺庙、古镇,热带雨林和民族村落。
那依山而建的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郊,是古傣族王朝建筑风格的代表,立于殿前释迦牟尼塑像是人们怀着美好愿景顶礼膜拜的圣地。
景洪大金塔寺风景秀丽,也称缅甸大金塔,是澜沧江河畔的一座造型精美的佛教建筑,浓浓的异域风情的大象雕塑,在画家的笔下有了灵性似乎也在欢迎远方的游客。
傣族园的自然村与古香古色的寺庙相互呼应,佛家文化与版纳风情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名胜和园林景观。园内的曼春满佛寺是核心景区,寺庙始建于公元582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东南亚享有盛名。这里常年僧侣、信众云集,香火旺盛。
傣族民居(简称竹楼),是我国建筑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栖人,下层养家畜、堆放农具杂物。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竹楼也开始用钢筋水泥等建材,一层已开始停放拖拉机或汽车。
跟随先生一路前行的夫人烈日下细雨中为先生写生撑伞遮阳挡雨,夫妻俩徜徉西双版纳的迷人风光,先生用画笔记录了景色宜人森林公园、美丽的孔雀山庄、及景洪历史悠久的总佛寺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
相对柔情浪漫的西双版纳,丽江古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东方文化,一街一巷,一门一院,彰显纳西民族的民俗特色。
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沿着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郑先生漫步蜿蜒曲折的老街,用画笔描绘古镇的灵魂与精华。
北门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标志性景观建筑,挂满许愿风铃一大一小的水车有人说是母子水车,也有人说是情人水车。 作为历史文化见证的木府位于丽江西南,是明代中原建筑风格,因旭日而得木气,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木府是纳西族祭祀和社交场所,也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精神所在,是将天地山川清雅之气与王宫典雅富丽融为一处的建筑,展现了纳西族博采众长的多元文化开放精神。
丽江的白沙古镇是纳西族文化发源地,是木氏土司政权的古都。至今还保存一批具有纳西族特色的商铺、民居。
郑先生用艺术家的情怀融入自然,观其质、取其情、化其神、目识心记、在自然与生活契合中追虚捕微,追天工为我工,用心灵的笔墨,不辍的画笔描绘寺庙古镇、层楼叠院、老街村寨,悠然之情跃然纸上。
郑先生的钢笔写生画面清晰,线条丰富、疏密有致、节奏感强、气势连绵、虚实有序、寓意深远、惟美生动。这次写生作品较多我们分上下两篇分享先生写生作品的同时也随着先生的叙述一起分享这旅游采风之美。
郑建中,1950年生于唐山,197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现为河北工业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唐山美协名誉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唐山公益书画苑艺术顾问、边走边画唐山分社顾问、导师。擅画山水、醉心写竹,近年主攻中国古建筑国画研究,成果颇丰。先后出版了《郑建中速写集》、《郑建中中国国画作品集》、《皇城古韵郑建中北京古建筑写生集》、《神州宏韵—郑建中中国古建国画集》等专著。2012年4月在北京举办“皇城古韵—郑建中北京古建筑写生展”,同年在唐山巡展,2016年5月在唐山市世园会主展馆举办“神州宏韵—郑建中中国古建筑国画展”,2016年7月在唐山举办“古韵清风—郑建中团扇小品作品展”。(记录者:张立国)
责任编辑:吴迪
- 上一篇:包头市贝特瑞尔口腔医院:医者仁术…
- 下一篇:世界地球日 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