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聚焦

追忆曾任清江县抗日县长(代理)的爷爷杨尚峰

时间:2023-06-13 18:36:10来源:光耀华夏作者:杨明新 点击:

  在我记忆中念念不忘的是我的爷爷,在我五岁时,刚刚记事,有一次我因为吃东西原因,闹肚子疼,当时急的爷爷步行背着我跑2里地去袁家村看病,爷爷是驼背,1米6左右的瘦枯老头,听家人说爷爷曾是1米8的魁梧身材,后来变成了驼背,当地都叫他”杨区长”。杨尚峰,男,1914 年10月生人,南宫市城庄村人,中共党员。1937年在高村镇焦旺村做长工,1937年7月由李箐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当时同期革命的领导有宋任穷、陈再道、王光华、李箐玉、杨秀峰等老革命家。1938年8月在原南宫县(威县曹楼)召开了冀南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冀南行署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了杨秀峰、宋任穷为冀南行署正副主任,王乃堂、平捷三为正副议长,张皓天为秘书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员来自51个县的代表200多人,杨尚峰以南宫县的代表参与了此次大会。1940年3月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加强对垂杨一带地区的领导,将南宫县一分为二,新设垂杨县制,垂杨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建立,隶属冀南四地委、四专属领导,高志学兼任县委书记,原南宫县长何克任县长,1940年3月至1941年8月,杨尚峰任垂杨县第二区农救会主任、工救会主任、区长等职务(南宫冀南抗战红都459页和南宫风云录有记载),曾与马憨夫搭班子一起工作(据马汉夫家人回忆,杨尚峰1940年3月任垂杨县二区区长,马憨夫1942年任垂杨县二区委书记),负责南宫的董家庙、前后双炉、柴家庄、小范庄、尹屯、东西马古庄、尧村、小范庄及威县安上、何家庄、大河村、陈家庄、狼窝、北仓庄、、南北侯贯、东王母、魏家寨、亭上、梨园屯一带的等村,同期工作的有何克、马憨夫、石新山等,在农村建立党组织,做群众工作,与日本鬼子、汉奸作斗争,不分白天黑夜与敌人周旋,冒着生命危险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现董家庙一带有上年纪的老人曾记得杨区长这个人。

  1941年初,日寇为分割“蚕食”和控制地盘,把南宫县抗日游击区分成西四区和东四区,西四区为南宫县,东四区为垂杨县修了一条大高村至王官庄的公路,当时叫王高路。全长30余公里,除在沿路修筑大小据点近20处外,还在公路两侧挖了封锁沟严重限制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活动。王高路区域大部分都在二区所属,当时垂杨县委下了指示,让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力量抵抗修路,杨尚峰作为二区的领导人,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力量,完成交给二区的艰巨任务,带领党员和群众配合八路军129师七旅十九团二十团展开大规模的破路斗争,敌人白天修,我们抗日队伍晚上破,就这样敌修我破,敌出我击,在敌强我弱的时候,一直修了半年的时间。当时有一次在现高村镇前王家村召开区党组织会议,由于叛徒告密,日寇和伪军突然袭击,会议被冲散,有好几名党员被枪杀,杨尚峰逃出了重围,向南跑,跑到薛吴村,被一薛姓的村民隐藏,被追到时,薛姓村民说是自己家孩子,侥幸没有被残杀。1941年夏天敌人勉强将王高路修好,但我冀南抗日武装主要由二区党员、积极分子和人民群众做后盾,在破路战役中作出了卓越的功绩,配合七旅在王高路沿线展开了游击战争,利用敌人的薄弱环节不断扰乱敌人,给敌人致命的打击。1941年7月8日夜间王高路的战争打响了,八路军发起了总攻,129师七旅、南宫、清河、威县、武城等县的抗日政府和人民群众也参加了战斗,20团从日寇缴获了一门八八式炮,在西马固庄西南角对准了敌炮楼,向着炮楼喊话给了敌人最后一次悔改的机会后,在拒不回话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第一炮没有击中,第二炮击中目标,消灭了治安军两个团和一部分鬼子兵,先后攻克该县尧村、双炉、董家庙、郭庄、范家寨、扈家庄、甘狼冢等据点、碉堡16处,击溃伪高德林部三个团兵力,毙伤敌500余人,俘450余人。之后参战的民兵和群众在部队掩护下,挥锨抡镐,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铲平了沿线各个据点,捣毁了大部分路基,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半年之久的公路封锁线,大大提振了广大军民的抗日信心。

  王高路战役中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上级的表彰。二区干部群众在破路中和战役中,功不可没。

  1941年8月,杨尚峰以垂杨县人民代表身份第二次参加了冀南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宋任穷、刘建章为冀南行政公署正副主任,范若一为秘书长。有宋任穷、刘建章决定由时任垂杨县二区区长杨尚峰调清江县代理县长(1941年8月--1942年2月),后到运河东临清、恩县等地开发革命根据地。1945年8月因病有组织批准回家,当时有宋任穷批复证明,批复证明和工作日记由于家中无房和其他原因,存放在本村好友杨心芹家(其家人回忆曾见到批复和笔记本),后来被其家人丢失。解放后,同事石新山(原湖南省纪委书记)等三位领导曾本人及派人到家慰问,家人回忆深刻的是1960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派人两次的到家慰问,以及文化大革命书函。1977年1月1日病故,享年64岁。笔者:杨明新 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