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慈善

法治阳光照村路,乡音春风拂新颜|郑州航院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11 15:00:39来源:作者: 点击:

七月流火,中原大地骄阳似火,也点燃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群青年学子心中的热情。7月1日到7月5日,由该校师生组成的“语脉连心·法韵兴农”暑期社会实践团,怀揣着对乡村的深情与责任,先后奔赴郑州金水区、中牟县、安阳林州等地,将法律的阳光、普通话的春风,播撒在广袤的田野间,用青春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法治宣讲进万家,点亮乡村“安全锁”

“乡亲们,今天咱们聊聊和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那些事儿……”在郑州金水区银基花园社区,实践团成员李雪丹的声音亲切而洪亮。她正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为村民们讲解《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实践团深知,法治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让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才能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

宣讲中,成员们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比如,他们讲述了邻村因宅基地边界纠纷差点引发冲突,最终在村调委会依据《土地管理法》条文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让村民们深刻体会到法治在维护基层稳定、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成员们还特别针对老年人容易遭遇的电信诈骗、医疗诈骗等问题,详细讲解了防范要点,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守好“养老钱”。对于青少年关心的校园欺凌、网络言论责任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导孩子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从金庄到银基花园社区,再到中牟县官渡镇董庄村,实践团的脚步遍布多个村庄。他们不仅将普法宣传页、漆扇等物资送到村民手中,更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田。在安阳林州,实践团更是将普法课堂开到了太行山脚下的木家庄村和车佛沟村,为这里的村民们带去了法治的温暖。

推普助力沟通桥,让乡音与国音共奏和谐

“有没有人出门在外,因为说话带点口音闹过笑话呀?”在推普宣讲课上,实践团成员杨涵月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开启了话题。她以生动的事例,阐述了普通话在日常生活、就医、购物、与外地人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强调普通话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沟通桥”,能让大家走到哪儿都不犯难。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成员们设计了“绕口令大闯关”等互动游戏,从“四是四,十是十”到“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在欢声笑语中纠正发音,锻炼口齿。他们还邀请村民上台进行情景模拟,用普通话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问路、购物等,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

除了面向村民的推普活动,实践团还特别关注乡村儿童的语言发展。他们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小朋友的游戏,如词语接龙、拼字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普通话,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孩子们用普通话接龙,用硬纸板和黑泥拼出指定的汉字,再用投壶游戏检验学习成果,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游戏互动添乐趣,寓教于乐促成长

为了让普法宣传和推普活动更加深入人心,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参与者围坐一圈,用普通话接龙,要求声调准确,这不仅锻炼了大家的普通话水平,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在拼字游戏中,孩子们使用硬纸板和黑泥,根据指定汉字进行创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而投壶游戏则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用自己赢得的箭矢,瞄准投壶桶,投中一支即可获得大奖,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和普通话,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我最喜欢投壶游戏了,我投中了!我得到了大奖!”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实践团的成员们也感到无比欣慰。

调研访谈知民情,专访思政悟初心

实践团不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调研访谈,了解村民对法律和普通话的需求,以及对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真倾听村民的心声,记录下他们的困惑和期望,为后续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除了调研访谈,实践团还特别安排了专访环节,邀请当地的村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这些故事不仅让成员们了解了乡村发展的历程,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在安阳林州,实践团成员们还走进红旗渠纪念馆,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们聆听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感人故事,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红旗渠精神,将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语脉”更广,让“法韵”更浓

“语脉连心·法韵兴农”实践团的故事,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众多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缩影。它生动地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如何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相结合,如何用青春的热情与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法治是社会的基石。当标准语言在乡村更加普及,当法治意识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郑州航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服务乡村,他们播撒的法治种子、语言种子,终将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希望之花。

作者:栗紫晗、杨涵月 联系电话:18461352757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