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慈善

弘扬华夏社会美德 彰显正气社会属性——文化复兴:作为华夏儿女,必须树立正确三观

时间:2025-08-30 10:24:56来源:作者: 点击:

中国曾历经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如今已然挺立东方,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军队的钢铁洪流守护家国,高科技的突破震撼世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的阅兵仪式,将向世界昭示一个民族的伟大——这份伟大从不依赖侵略与霸权,而源于对和平的执着追求。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从不主动挑起战争,但当敌人悍然来犯,我们的话语权永远镌刻在射程之内,以实力捍卫尊严。

一个民族的强大,终究体现在其社会属性的温度与厚度,植根于每个个体的正确三观。“家和万事兴”,小家和睦则大国稳固,大国强盛则万民安康,国泰民安的根基,正在于对华夏社会美德的传承,对正气社会属性的彰显。正如苏侨明先生的《善恶衡·天地昭昭》所咏,全诗以“华夏智慧”为脉络,将个体的善恶观延展至社会与国家维度,以“伦理道德与法治”为骨架,以“阳刚正气”“中庸和谐”为魂魄,锚定文明根基;又以“不正之风”与“浩然正气”的鲜明对比,呼应善恶有报的永恒真理,既含历史纵深,又具时代精神。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抒胸臆,更将个体德行与家国大义紧密相连,让“衡”的维度从天地法则、人性修为,扩展至社会秩序的构建,使劝善惩恶的主旨有了沉甸甸的现实重量。

附:《善恶衡·天地昭昭》

佛高一尺,善良常遭蝇营欺,

魔高三丈,恶念总借贪痴起。

纵市井间亏了寸心,

璞玉蒙尘,终有光华破雾时。

 

人类的肩,扛不动名缰利锁叠,

金迷纸醉里,脊梁弯成弓如月——

豪宅千间,夜眠不过三尺宽,

堆金积玉,带不走半分尘烟。

看那逐利者,红眼似狼贪无厌,

挖空心思占高枝,终成热锅蝼蚁煎;

是为蜗角虚名争破头,是为蝇头小利昧心田,

是把良心泡在铜臭里,是将底线踩进泥沼间。

 

人性的恶,早凿穿了时空的砖,

是官商勾连的暗箱,算尽机关藏猫腻;

是笑里藏刀的假面,口蜜腹剑藏祸心;

是公权私用的龌龊,把民脂民膏敛入囊;

是损人利己的盘算,将他人苦难作阶梯;

是将良知典当换酒钱,是把道义踩在脚下碾。

可天道的眼,眨也不眨盯着檐前燕,

哪只雀儿偷了谷,哪只乌鸦啄了眼,

一笔一笔记在卷,秋后算账不差纤。

 

天地有情赠恩惠,春生夏长秋实满,

人间有爱须报恩,滴水之恩涌泉还。

知恩报恩是慈悲本,莫学那白眼狼,得陇复望蜀;

莫作无德损他力,强取豪夺终成患——

德不配位如危楼,风一吹就塌作泥,

善恶昭彰自有簿,谁也逃不过阴与阳的判。

 

华夏智慧自古扬,伦理为根法为纲,

道德是尺量心术,法治是盾护家邦。

社会体系如大厦,一砖一瓦要端方:

力挺那铁骨铮铮者,拍案而起斥宵小,扫尽蝇营与狗苟;

赞那两袖清风客,俯首甘为孺子牛,涤荡浊气与污流。

中庸之道非乡愿,是刚柔相济致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气做梁骨,民心作基床。

 

莫以权势论短长,草芥亦有松柏志;

莫以贫富分高低,蚁穴能溃万里堤。

宇宙能量本循环,强弱盛衰总相依,

你予我暖,我馈你光,平等相生方久长。

莫因己欲燃恶火,烧了他人屋,终焚自身裳。

 

看那不正之风,不过是跳梁小丑舞,

今日耀武扬威,明日就撞进天罗网。

法网恢恢如密织,天道朗朗似骄阳,

秦桧跪了千年耻,岳飞庙前香火旺。

臭名远扬者,坟头长草无人问,

正气昭昭辈,英名刻在青史上,

传万古,映千江。

 

你看那善者,哪怕箪食瓢饮居陋巷,

眉宇间自有山河,步履下皆是康庄;

你看那心怀大我者,舍了小家暖万家,

把“我”字碾成泥,种出满园春海棠。

到最后,无我处见真如,

如月光不照自明,似春风不请自往,

融在天地里,化在众生旁。

 

这世间的衡,从不在一时的得与失,

而在岁月的秤上,称得出灵魂的重与轻。

作恶者如朝露,行善者若恒星,

小我是粒沙,大我是片海,无我是整个苍穹——

让传统的善,如春雨渗进每颗心,

让良知的芽,在千万灵魂里扎根生长,

终成森林,护这人间,岁岁安,年年康。

内涵阐述:

全诗以“善恶平衡”为轴心,构建了从“小我之域”到“大我之爱”,最终抵达“无我境界”的精神升华路径,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秩序、个体修为与文明根基深度融合,旨在唤醒灵魂觉知,培育社会良俗,筑牢稳定秩序。

小我之域:直面私欲贪恶,勘破人性迷障

开篇聚焦个体层面的善恶博弈,细腻刻画社会不良倾向与人性贪欲的具象:善良常遭“蝇营狗苟”的欺凌,而恶念多借“贪痴嗔”滋生。那些追名逐利者,或为“蜗角虚名”争破头,或为“蝇头小利”昧良心,将良知典当、底线践踏,最终如“热锅蝼蚁”般困于欲望牢笼。诗中直指“官商勾连”“公权私用”等龌龊行径,揭露恶念对人性的侵蚀,但也坚信“璞玉蒙尘终有光”,为个体挣脱私欲枷锁、觉醒良知埋下伏笔。

大我之爱:锚定伦理法治,彰显正气担当

从个体修为扩展至社会与家国,明确“伦理为根、法治为纲”的文明根基:社会如大厦,需“铁骨铮铮者”扫浊、“两袖清风者”涤荡,以正气为梁、民心为基。诗中以“岳飞庙前香火”与“秦桧千年跪耻”对比,彰显“正气昭昭传万古”的真理,强调“大我之爱”在于舍小家为大家——个体德行与家国大义相连,方能护社会“岁岁安”。这里的“正气”不仅是个人操守,更是社会运转的核心动力,通过“力挺有为阳正气”,让伦理道德与法治精神成为全民共识,构筑稳定秩序。

无我境界:融入天地众生,成就文明共体

最终升华至“无我”之境:善者“箪食瓢饮有山河”,大我者“舍小家暖万家”,直至“无我处见真如”,如月光春风般融入天地众生。此境超越个体得失,达到与宇宙能量共生的平衡,呼应“平等相生方久长”的哲思,完成从“利己”到“利他”再到“利万物”的跃迁。

全诗将“仁义礼智信”“中庸和谐”等传统美德,转化为“知恩报恩”“德不配位必遭殃”等通俗道理,旨在让传统智慧穿透灵魂:当每个人都以良知为尺、以美德为行,便能培育“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社会习惯,最终构建“正气盎然、秩序井然”的文明共同体——这既是文化复兴的内核,也是民族强大的深层密码。(记录者:喻枚娥)

责任编辑:吴迪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