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慈善

民族文化根基传承,决定国家长盛不衰——孝道是华夏文化根基的命脉

时间:2025-09-01 11:42:11来源:作者: 点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而一个民族的强大,终究要回归于文化的复兴。近日,苏侨明先生的诗作《根脉绵长启国兴》引发广泛关注,这首贯穿“孝道”与“传承”的长诗,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华夏文化根基的密码,让我们在字里行间读懂:唯有守住文化之根、传承孝道之魂,才能支撑起国家长盛不衰的脊梁。

一诗贯古今:从家族根脉到民族命脉的精神图谱

《根脉绵长启国兴》以“追根溯源”起笔,用“财似水”喻血脉传承的无形却磅礴之力,再以“心中莫忘祖宗恩”点出孝道的起点——对先辈的敬畏与感恩。全诗共28联56句,如一条奔流的河,从家庭伦理的“堂前敬养”,流向社会秩序的“悌行天下”,最终汇入国家兴盛的“民族振兴”,完成了从“小家”到“大家”的精神升华。

诗中,“列祖为天,儿孙为地”的隐喻尤为深刻。它将家族传承纳入天地秩序,既呼应了《周易》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宇宙观,更揭示了华夏文化“天人合一”的伦理内核:列祖是精神信仰的“天”,儿孙是血脉延续的“地”,而连接天地的,正是“家中父母是菩萨”的孝道实践——敬养父母,便是对天地秩序最朴素的践行。

从“阶上铭文昭祖训”到“续火传薪华夏皆”,从“勤俭持家胜玉璋”到“守孝方能聚宝藏”,诗句层层递进,将孝道从个人品行扩展为家族家风,从家族传承升格为民族文脉,让“孝”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规范,而是支撑文明延续的“命脉”。

孝道为根基: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密码

苏侨明的诗,深刻诠释了“孝道是华夏文化根基”的真谛。这种“根基”,体现在多个维度,而诗中蕴含的文化智慧,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一、华夏孝道的“天地人”三重维度

诗中“列祖为天,儿孙为地”暗合《周易》“天尊地卑”的宇宙观,将家族伦理纳入天地秩序:列祖如天,是精神信仰的源头(“星阶”“天垂象”);儿孙如地,是血脉传承的载体(“地载祥”“枝散叶”)。而“家中父母是菩萨”,则将孝道从宗教化的敬畏落地为生活化的践行——父母是连接天地的“人极”,敬养父母便是“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恰是儒家“天人合一”在伦理中的具象化。

二、孝道与财富的辩证关系

“踏破铁鞋行万里,家中自有黄金宝”戳破物质主义迷思:诗中以“桑梓藏金非外物”点明,真正的财富不是远方的名利,而是家庭和睦(“室中光”)、祖训传承(“阶上铭文”)、儿孙贤孝(“福泽长”)。而“守孝方能聚宝藏”更直指核心——孝道是财富的“纲维”:古人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若背离孝道,即便“玉璋”在手,终会“物失心荒”;唯有以孝齐家,才能让财富如“源深流远”般生生不息。

三、家庭作为社会的根基

“家和万事兴”在诗中体现为层层递进的逻辑:家庭和睦(“乐叙天伦”)→ 家风端正(“偕守家风”)→ 邻里和谐(“谐和邻里”)→ 社会安定(“悌行天下”)→ 国家兴盛(“民族振兴民国强”)。这恰如《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揭示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永恒真理。而“荒弃天伦招祸乱”的警示,则从反面印证:个人欲望若凌驾于家庭伦理之上(“乱离方悟室中光”),终将导致“祸乱”,这是对现代社会“原子化”倾向的深刻反思。

四、勤俭与孝道的共生共荣

“勤俭持家”被置于“孝为纲”的体系中:“光盈陋室因勤俭”,勤俭不是吝啬,而是对家庭资源的敬畏,对父母辛劳的体恤(“俭植家风胜玉璋”)。这种生活态度与孝道一脉相承——孝不仅是“养口体”,更是“养心智”,通过勤俭培育的节制力,正是抵御欲望膨胀、守护家庭的“玉璋”。诗中“璋器易求心难守”的对比,道破物质诱惑易夺,唯有以孝为“心守”,才能让勤俭的家风“衍千年德不荒”。

传承即力量:文化复兴方能支撑国家长盛

“一个民族的强大在于文化的复兴”,苏侨明的诗,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注解。诗中“星移斗转文脉续,续火传薪华夏皆”,道破了文化传承的本质——不是对传统的机械复刻,而是让“孝悌”“勤俭”“感恩”这些文化基因,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当“桑梓藏金非外物,物归本心孝为纲”的诗句映入眼帘,我们突然明白:在追逐现代化的今天,太多人踏遍千山寻找“黄金”,却忘了家中最珍贵的“宝藏”,是父母的叮咛、祖训的温度、家庭的和睦。而文化的复兴,恰恰始于这种“向内求”的觉醒——觉醒于“不忘来路方能进”,觉醒于“根基牢固花满院”,觉醒于“唯有孝道,能守得住民族的根”。

苏侨明的《根脉绵长启国兴》,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封写给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家书。它提醒我们:民族的长盛不衰,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堂前敬养”的每一个瞬间,写在家谱上的每一行祖训,融入血脉的每一次感恩。

因为,文化的根基在传承中深扎,国家的力量在根脉中生长。而孝道,正是这一切的起点与归宿。

附:《根脉绵长启国兴》

作者 苏侨明

追根溯源财似水,

血脉相连真情在。

情系人间爱在心,

心中莫忘祖宗恩。

 

恩深似海承先志,

志继千秋开盛代。

代有贤才肩道义,

义薄云天济时泰。

 

泰启山河凝众志,

志匡社稷聚民怀。

怀藏天下兴邦策,

策引江河向未来。

 

不忘来路方能进,

开辟前程枝散叶。

根基牢固花满院,

庭院高照儿满堂。

 

堂前敬养高堂乐,

乐叙天伦福寿偕。

偕守家风传孝悌,

悌行天下德声谐。

 

谐和邻里存仁厚,

厚泽儿孙继往阶。

阶上铭文昭祖训,

训垂后世仰星阶。

 

星移斗转文脉续,

续火传薪华夏皆。

皆沐春晖思本源,

源深流远万方来。

 

文化根基蕴含量,

民族振兴民国强。

家国情怀乃坦荡,

有情有义尽孝道。

 

孝道如泉滋万代,

代传家道守清康。

康衢之上存仁礼,

礼润门庭福泽长。

 

长念列祖天垂象,

象启儿孙地载祥。

祥绕高堂如菩萨,

萨垂恩庇家宅昌。

 

昌门不慕天涯路,

路踏千山返故桑。

桑梓藏金非外物,

物归本心孝为纲。

 

纲维家国承先绪,

绪衍千年德不荒。

荒弃天伦招祸乱,

乱离方悟室中光。

 

光盈陋室因勤俭,

俭植家风胜玉璋。

璋器易求心难守,

守孝方能聚宝藏。

记录者:喻枚娥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