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固安:一把“三弦”说古今 访固安县京东大鼓培训基地弦师王深
在永定河畔固安文化广场、大湖公园、滨河公园等娱乐场所,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日,只要是有京东大鼓的演出,就会看到著名弦师王深老艺人的身影。半个多世纪,他手握着用了近五十多年的三弦,为无数名鼓曲爱好者弹弦伴奏,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京东大鼓新秀,在固安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他的演出足迹。他为推广和普及京东大鼓,多次举办京东大鼓培训班,并走进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公益演出,可谓桃李满天情满天下;他专心钻研京东大鼓艺术,积极创作扬正气接地气弘扬主旋律的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引起社会强烈共鸣。
王深,男,1951年出生在固安县沙坨村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受家庭影响喜欢乐器弹奏。在五、六十年代,农村娱乐项目稀少,电视机还是奢侈品远未普及,三弦鼓书表演成为弥足珍贵的娱乐活动。每年到秋后农闲时节,盲艺人引经据典,绘声绘色地“说书”弹唱,等人们吃完晚饭聚在一起,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常常引来全村人驻足观看,不论大人、小孩都听得津津有味,晚上十一二点散场仍然意犹未尽。 当年只有16岁的王深,白天帮助家里干农活,等到天黑他就匆匆地搬着木橙,来到临时鼓书表演地点,观看由邻村老艺人曹永信表演的西河大鼓《玲珑塔》等传统鼓书。以绕口令的形式唱出了这首经典名曲,展现了其优美动听的特点。听着入神的王深下决心想学习弹三弦这门手艺,有朝一日也能登台演绎,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把想学弹三弦的想法和父亲道出,之后,王深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大辛庄村曹老师的家中,说明来意,双目失明的曹老师听着面前这个虎头虎恼的小伙子,也是弹三弦的料,就答应了让西市村说唱西河大鼓的师兄孟广臣收下王深做徒弟。“由于师父孟广臣也是盲人,那时候出去表演时,经常领着师父行走在弯曲的土路上……”王深回忆着说,在他充当师傅“眼睛”“拐杖”的那段时光,很苦但也很快乐。
“千日琵琶百日筝、半世三弦学不成”是指学弹琵琶需要千日时间即三年多,学弹古筝要百日的时间是三个多月,而三弦最难学,有的人学了半世人的时间,也不一定学会弹奏,这也是当年学弹三弦的一种比较说法,故而也道出了学弹三弦之难度。首先,学弹三弦需要充分的耐心和毅力,更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等待结果的过程。一开始,王深并不会弹三弦,也不懂乐理知识,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学琴的初期,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候感觉进展非常缓慢,但他从未放弃。严师出高徒,师傅手把手教他弹三弦的指法、拨法等,细细感知音乐的韵律和节拍,经长年累月从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揣摩,他各方面的技艺逐渐提高,在孟广臣老师口传身教的指导下,19岁便能独立表演,这让王深收获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转眼到了1974年,当时县交通局正筹备成立文艺宣传队,在王仲贤老师的推荐下,王深抱着那把心爱的三弦,被文艺宣传队聘用。一时唱响大江南北的京东大鼓《送女儿上大学》,就是在那个年代兴起,被人们所喜爱,王深从弹西河大鼓慢慢地改为弹京东大鼓段子,经常为潘海川、刘万田等鼓书艺人伴奏,表演与时俱进的京东大鼓。
王深不但三弦弹的好,京胡、二胡、板胡、笙和打击乐也颇为擅长。京胡、板胡技艺,是在王仲贤老师的口传身教学而有成的。年轻时的王深经常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为戏剧爱好者伴奏,表演的淋漓尽致,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称赞。
据了解,在八十年代初,妹妹王学敏上初中时各科成绩优良,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之外,在哥哥王深的熏陶下,她对西河大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时间哥俩就在一起练习说唱西河大鼓段子,“开头怎么将观众吸引进来,何处要起高潮,何处要抖包袱,哪个字、哪个调怎么唱,全靠自己用心去悟”王深对妹妹说。1986年9月,王学敏顺利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长书专业学习西河大鼓。曾经跟随西河大鼓前辈孙雅君、段少舫、田荫亭、田蕴章学习了 “偷年糕”“大方人” “绣汗巾”“打黄狼”“韩湘子讨封” “绕口令”“花唱绕口令” “调寇”“凤仪亭”“将相和”等曲目。王学敏的台风俊美,演唱洒脱大方,尤其是她演唱的《凤仪亭》《玲珑塔》等曲目颇受曲艺爱好者欢迎。
1964年,在沙坨村传承百年之久的小车会又得以再现,王深被推荐为小车会会长,“云车圣会”这一民间艺术,戏剧形式别出心裁,舞台色彩古典高雅,唱词唱腔古韵浓厚,别具匠心。由于“文革”的爆发原故,云车会不得不停止多年演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云车会这一文化遗产面临传承无果的关键时期,王深又挑起《云车圣会》文化遗产这副重担。在爱人高树艳的支持下,号召村里群众投资捐物,寻拾散落的云车会乐器和道具,唱词唱腔,经过多年的筹备,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操办下,这一历史文化,才又重新和大家见面。王深用自己平时学习和掌握的乐理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授新学员。村里群众群起响应,新学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文场武场演员齐备,几年的不懈努力培养了一批又一的新人。从2016年至今,《云车圣会》的队伍已经壮大而成今天拥有40人班底的云车会,已被列入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及县文联的引导下,王深老师把自家的院落当成学习京东大鼓的演绎场所,培养一大批京东大鼓优秀人才。走进校园,义务为学生们讲解京东大鼓的唱腔及表演技巧,说新唱新,经常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京东大鼓节目,送到农村文化大舞台,走进校园传承京东大鼓非遗文化,让青年学生们亲身感受京东大鼓的韵味儿和魅力;为当地敬老院的老人们精彩演唱京东大鼓及其他文艺节目,用情与爱,使老人们增加了欢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古稀之年的王深老师依然活跃在京东大鼓这个舞台上,潜心创作、倾情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孜孜不倦的教授学生。王深老师说:“我爱好文艺大半辈子,愿尽我的所能让更多的人学会表演京东大鼓,传承非遗文化,让鼓韵声声唱响中华大地,这就是我的愿望。”(记录者:张庭怀)
责任编辑:吴迪
- 上一篇:吉林公主岭:“电”暖老人心…
-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