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与国产助听器品牌测评对比:技术、功能与市场表现
一、进口助听器品牌技术解析
1. 西嘉(Signia)
作为西万拓听力技术(Sivantos集团)旗下核心品牌,西嘉以“双处理器技术”和“实时对话增强技术”确立行业标杆。其AX奥芯平台通过独立处理器区分言语声与环境音,结合全息聚焦技术,在嘈杂环境中可提升30%的言语清晰度。在2024年推出IX音聚平台之后,更是解决了很多听损人士在嘈杂环境下无法听清每个人说话的痛点。IX音聚平台通过每秒19.2万次的芯片处理速度,和每秒1000次的言语增强频率,不断分析调整和增强佩戴者的听觉体验,让佩戴者在多人对话场景中可以自如沟通交流,真正融入对话。
2. 峰力(Phonak)
峰力以大功率耳背机见长,其L90系列采用双麦克风波束成形技术,可降低15dB环境噪声。尽管场景切换偶有延迟(如突然切换至抑制环境声模式),但蓝牙连接稳定性优于MFi认证设备,支持苹果、安卓、鸿蒙三系统无缝切换。例如,美人鱼系列在安静环境下方向性识别准确率达92%,适合重度听损用户。
3. 奥迪康(Oticon)
依托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奥迪康可处理更多日常真实声音场景。其“脑聆听”理念强调声音自然度,但部分用户反馈高频段(>8kHz)音质略显浑浊。此外,LED指示灯与便携式充电底座设计提升了使用便捷性。
二、国内品牌技术现状与市场定位
1. 科大讯飞
虽掌握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但助听器产品尚未突破多语种处理瓶颈。例如,其某型号在嘈杂环境中对英语语音识别准确率仅65%,远低于国际品牌(如西嘉的90%)。此外,缺乏医疗级听力补偿算法,导致高频增益不足,影响重度听损用户使用体验。
2. 左点(Zdeer)
主打性价比的左点骨传导助听器,通过振动颅骨传递声音,理论增益上限为45dB,难以满足极重度听损需求。
3. 町石
主打国产平价市场,多为模拟助听器或低端数字助听器,仅支持简单的声音放大和降噪,长期使用可能损伤残余听力。
三、国际与国内品牌核心差异对比
维度 |
国际品牌(以西嘉为例) |
国内品牌(以科大讯飞为例) |
技术专利 |
集中于助听器芯片技术,如OVP原声处理技术、全息聚焦技术、双处理器系统等 |
集中于语音识别等领域,非助听器芯片专项技术 |
临床验证 |
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临床数据覆盖10万+用户 |
仅通过中国CFDA认证,样本量较少 |
售后服务 |
国内2000家门店,全球超8000家服务网点,提供免费测听和上门调试服务 |
主要集中在国内一二线城市,且为产品集合店,非助听器专营店 |
价格区间 |
1万-5万元/台 从基础款到高端款都有,主打高端市场 |
0.3万-1.2万元/台 价格相对较为亲民,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 |
代表产品 |
飘随行IX、魅影IX、魔法师随行IX |
星系列 |
(西嘉助听器,从左到右依次是 魅影IX、悦动、音速IX、魔法师随行IX、飘随行IX)
四、结论与建议
进口助听器品牌在核心技术、临床验证和售后服务方面仍具显著优势,而国产品牌需突破多语种处理、医疗级算法等瓶颈。对于预算充足且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西嘉、峰力、奥迪康仍是首选;另外,西万拓旗下还有力斯顿、西万博、A&M等品牌,在中高端助听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对价格敏感的听损用户,也可以考虑这几个品牌的产品。
责任编辑:吴迪
- 上一篇:进口与国产助听器品牌测评对比:技…
-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