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聚焦

追忆曾任清江县抗日县长的爷爷杨尚峰

时间:2025-08-07 14:48:34来源:光耀华夏作者:杨明新 点击:


  光耀华夏讯:我的爷爷是个1米6左右驼背的瘦枯老头,在有限的相遇中,给我留下最难忘怀的记忆,五岁时,我刚刚记事,一次肠胃炎令我疼痛难忍,爷爷带我看病心切,无视了腰背的不适,直接背起我跑到2里外的袁家村。如今同家人共忆,才知道爷爷原来是个1米8当之无愧的魁梧汉子,在有限的一生中,紧随党的步伐,不断成长进步。

  他奉献于抗日工作的,是不怕牺牲的精忠热血,在90年代初期的抗战前线,同日寇斗智斗勇、殊死搏斗;他弘扬给社会的,是刚正廉洁的浩然风气,他一生两袖清风,直到去世后,仍是遵纪守法、高风亮节的典范。他传承与家人后代的,是为人正派、克己奉公的做人准则,当地人都亲切的称呼他“杨区长”。

  爷爷杨尚峰,男,1914 年10月出生于南宫市城庄村,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1937年在高村镇焦旺村做过长工。1937年7月,由李箐玉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当时同期革命的领导有宋任穷、陈再道、王光华、李箐玉、杨秀峰等一辈老革命家。1938年8月在原南宫县(威县曹楼)召开了冀南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冀南行署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了杨秀峰、宋任穷二位同志为冀南行署正副主任,王乃堂、平捷三二位同志为正副议长,张皓天同志为秘书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200多名代表来自51个县,杨尚峰以南宫县代表的身份参与了此次大会。1940年3月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加强对垂杨一带地区的领导,党部将南宫县一分为二,新设垂杨县制,同时建立了垂杨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冀南四地委、四专属,高志学同志兼任县委书记,原南宫县长何克同志任县长,1940年3月至1941年8月,杨尚峰任垂杨县第二区农救会主任、工救会主任、区长等职务(南宫冀南抗战红都459页和南宫风云录有记载),曾与马憨夫搭班子一起工作(据马憨夫家人回忆,杨尚峰曾于1940年3月任垂杨县二区区长,马憨夫同志曾于1942年任垂杨县二区委书记),负责南宫的董家庙、前后双炉、柴家庄、小范庄、尹屯、东西马古庄、尧村、小范庄及威县安上、何家庄、大河村、陈家庄、狼窝、北仓庄、南北侯贯、东王母、魏家寨、亭上、梨园屯一带的村落。同期工作的有何克、马憨夫、石新山等同志,在农村建立党组织,做群众工作,与日本鬼子、汉奸作斗争,不分白天黑夜与敌人周旋,冒着生命危险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家人脑海里有着念念不忘的阴影,就是我的爷爷当时基本上都没在家睡过,晚上经常藏到树林或坟地上去睡觉,不敢在家睡。有一次由于“皇协军”告密,日本鬼子去家里搜查抓人,把家里折腾了个遍。据传说,当时爷爷携带双枪辗转在二区一带,现董家庙一带有上年纪的老人们曾记得“杨区长”这个人。

  1941年初,残暴的日寇为了分割、“蚕食”和控制地盘,把南宫县抗日游击区分成了西四区和东四区,西四区为南宫县,东四区为垂杨县。同时修了一条从大高村至王官庄的公路,当时叫王高路,全长30余公里。除在沿路修筑大小据点近20处外,还在公路两侧挖了众多的封锁沟,严重限制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活动。王高路区域大部分都为二区所属,当时垂杨县委下了指示,让当地党员们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力量抵抗修路。杨尚峰作为二区的领导人,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力量,完成了交给二区的艰巨任务,带领党员和群众配合八路军129师七旅十九团二十团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路斗争,敌人在白天修路,我们抗日队伍就在晚上破路。就这样敌修我破,敌出我击,在敌强我弱的时候,一直修了半年的时间。当时有一次在现高村镇前王家村召开区党组织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一批日寇和伪军突然袭击,会议被冲散,有好几名党员被枪杀。杨尚峰逃出了重围,向南跑,一直跑到薛吴村,被一薛姓的村民(薛瑞祥的奶奶家)所隐藏。被追到时,薛瑞祥的奶奶说是自己家孩子,极力冒死掩护,侥幸没有被残杀。如今通过看电影电视也能联想到当时的危机情形,也能体现出了当时的共产党与农民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

  1941年夏天,敌人勉强将王高路修好,但我冀南抗日武装主要由二区党员、积极分子和人民群众做后盾,在破路战役中作出了卓越的功绩,配合七旅在王高路沿线展开了游击战争,利用敌人的薄弱环节不断扰乱敌人,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1941年7月8日夜间,王高路的战争打响了,八路军发起了总攻,129师七旅、南宫、清河、威县、武城等县的抗日政府和人民群众也参加了战斗。20团从日寇那里缴获了一门八八式炮,在西马固庄西南角对准了敌炮楼,向着炮楼喊话,给了敌人最后一次悔改的机会后,在拒不回话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第一炮没有击中,第二炮击中目标,消灭了治安军两个团和一部分的鬼子兵,先后攻克该县尧村、双炉、董家庙、郭庄、范家寨、扈家庄、甘狼冢等据点、碉堡16处,击溃伪高德林部三个团的兵力,毙伤敌军500余人,俘450余人。之后参战的民兵和群众在部队掩护下,挥锨抡镐,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铲平了沿线各个据点,捣毁了大部分路基,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半年之久的公路封锁线,大大提振了广大军民的抗日信心。

  王高路战役中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上级的表彰。二区干部群众在破路中和战役中,功不可没。

  1941年8月,杨尚峰以垂杨县人民代表身份第二次参加了冀南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宋任穷、刘建章二位同志为冀南行政公署正副主任,范若一同志为秘书长。由宋任穷、刘建章决定由时任垂杨县二区区长杨尚峰调清江县代理县长(1941年8月--1942年2月),后到运河东临清、恩县等地开发革命根据地,做党的地下工作。1945年8月在南下开辟党的根据地中,走到河南黄河以南地带时,因病有组织批准回家(当时有老领导宋任穷批复证明,批复证明和工作日记由于家中无房及其他原因,存放在本村好友杨心芹家,其家人回忆曾见到批复和笔记本,后来在搬家中不慎丢失),后来一直在本二区一带默默做党员思想工作,还在当时居住的邹家村当队长,此村当时一村就分两个队,带领老百姓做自救工作。

  据家人回想,爷爷在家中讲过唯一 的一个故事,就是城庄惨案。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在侯贯(现属河北威县)安设有据点,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天天出来扫荡,对当时的垂杨、清江两县周边村庄烧杀掠抢,尤其是一个外号“黑鬼子”的残暴的日本军官天天出来扫荡、杀人,周边农民深受其害。

  1943年3月16日,日军又出来扫荡,目标是城庄。城庄距侯贯6公里,日军路过大泮庄(现属威县),杀了一位姓邢的百姓,中午到达城庄又抓住了一个人,这人姓陈(不方便透入真名),抓他的原因是说他是共产党、八路军,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众乡亲向“黑鬼子”求情无济于事,“黑鬼子”举起东洋刀砍下了陈的人头。据爷爷杨尚峰讲,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垂杨县、清江县有关人员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得已在孟村(现属威县)请到一位会讲善书的大嫂,每天去侯贯据点讲善书,还真管了点用,“黑鬼子”后来出来少了,但侵略者的本性并没有改变。1944年秋,日军从侯贯据点逃跑,我垂杨、清江两县抗日武装在谢炉(现清河县)集上,装扮成赶集的老乡,处决了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献血恶魔的狗命。

  解放后,同事石新山(原湖南省纪委书记)等三位领导曾本人及派人到家慰问。家人回忆深刻的是1960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派人两次的到家慰问。在文化大革命时,也惨遭挨批,后来有北京有关原战友等书函证明清白。本人自批准回家后,未曾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也未曾为子女向组织提过任何请求,1977年1月1日病故,享年64岁。

  爷爷这一生的言行举止,非常严谨,从不给家里讲生前、讲历史,艰苦朴素,为人正直,成为我们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红色基因”。我感到,虽然发生在爷爷身上的,仅仅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故事,但更是一个时代党员干部们的缩影。我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感到了传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责无旁贷。(作者:南宫市医保局 中共党员、一级主任科员 杨明新)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