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川益小学携手西南大学共启秋耕仪式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主题活动

时间:2025-10-16 18:46:32来源:光耀华夏重庆作者:刘昊迪 点击:
       光耀华夏重庆讯(特约记者  刘昊迪)金秋送爽,稻谷飘香!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世界粮食日与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特殊节点,川益小学紧扣“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主题,联动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依托益生·劳动课程,融合多学科实践研究,于10月16日开启秋耕仪式,将“反对浪费、珍惜粮食”理念融入实践,为“双减”与“五育并举”注入新活力。这场跨越学段的教育联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缙云七号”彩色土豆种子,更打破了教室围墙,让学习在耕耘中发生,为素质教育注入了鲜活力量!

       【秋耕仪式:一场关于希望的双向奔赴】
       上午9:10,操场(益德厅)早已洋溢着期待的氛围。随着主持人清亮的声音响起,秋耕仪式正式拉开帷幕——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勋教授、蒋锐老师,西南大学(重庆市)农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赵勇老师,以及家庭试验场家长代表受邀到场,与全体师生共同见证这一特别时刻。
       ▶ 暖场班级秀:童真点亮丰收季
      活动伊始,3年级8班的同学们率先带来精彩“班级秀”。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展现班级风采,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对农耕的好奇与期待,为秋日校园增添了别样活力。

           ▶ 分发农具:一锹一锄藏初心
       “春华秋实,耕耘为始!”在庄严的秋耕环节,老师们依次为学生代表分发农具。接过小铁锹、小锄头的瞬间,孩子们眼中闪烁着认真的光芒——从这一刻起,他们将成为劳动小主人,在劳动中体验“春种秋收”的真谛。
         ▶ 分发土豆种:科学种子埋土壤
紧接着,西南大学教师代表与川益小学三位校长共同登场,为班级及家庭试验场代表分发“彩色土豆”种子,这些特殊的种子被细心储存在亚克力种植箱中。
        ▶ 共种希望:校地合作扎深根
最令人动容的环节,当属“共种希望”仪式。董宏燕校长与西南大学刘勋主任一同走到亚克力种植箱前,双手捧着土豆种子轻轻埋入土壤,再浇上第一瓢水。舒缓的音乐中,两颗心共同为“合作”播种——这一铲土,是校地联动的见证;这一瓢水,是教育初心的浇灌。

          ▶ 授牌+讲话:赋能成长新征程
         随后,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为川益小学授予“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科普教育基地”牌匾。刘勋主任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将持续提供种植指导,让孩子们在田间学会观察、学会探究。”  

       最后,董宏燕校长致辞,她殷切寄语全体师生:“本次活动既预示着院校双方“面向未来”的友好合作,更激励着全体川益学子将在高校专家指导下,乐于劳动、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将“强国有我”的志向落实到“兴农强技”的成长行动中,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益生思政课堂更加鲜活生动。”
     【实践指导:把课堂搬进农耕基地】
秋耕仪式结束后,农耕基地又热闹起来。西南大学教师代表率先示范土豆种植技巧,老师们一边讲解一边操作,五年级师生代表围在身旁认真倾听,时不时举手提问:“老师,种子多久会发芽呀?”“浇水要注意什么?”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尝试种植,指尖沾着泥土却毫不在意,脸上满是“亲手实践”的喜悦。10分钟的体验虽短,却让“科学课”“劳动课”有了最生动的载体。
       【报告引领:跨学科碰撞教育火花】
        上午10:10,二楼小会议室里,一场“干货满满”的交流报告正在进行。川益小学校领导班子、各学科牵头人、四至六年级年级组长及教师代表,与西南大学教师代表围坐一堂,共话“土豆种植课程”设计。  

       西南大学代表详细介绍了“缙云七号”彩色土豆的品种特性与种植要点,从“土豆生长周期观察”到“数学测量株距行距”,再到“艺术学科土豆创意绘画”,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在提问环节,老师们积极交流:“如何引导低年级孩子记录生长过程?”“家庭试验场如何与学校课程衔接?”董宏燕校长总结时强调:“要让种植成为‘项目式学习’的契机,实现‘教室-田间-家庭’的教育闭环。”
      种下种子,收获未来
      当秋阳洒满校园,川益小学的秋耕启动活动落下帷幕,但“薯”你精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一次,川益小学与西南大学的联动,不仅探索了“大学-小学”新型教育模式,更让“双减”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有了新方向——  
      愿孩子们埋下的每一粒土豆种子,都能在阳光与汗水中茁壮成长;愿“耕学同行”的理念,能引领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让素质教育的果实挂满未来的枝头!( 责编:江洪松  编审:许顺喜)

 
主管: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纪录片栏目组;主办:《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光耀华夏》纪录片编委会。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1028515号